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五章中国焦炭配额第一案 (第2/6页)
粮机电曾经风云一时,但在2001年8月中粮机电召开的股东会议上,她被免去公司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职务,改任公司总经理,集团另派人员主持工作。自此李霁月事实上经已失去了实权。 然而,失去昔⽇的权势后,外贸圈內却多了一位神秘的“配额皇后”李大姐。 斡旋特批,分切焦炭配额大蛋糕 手中无权的李霁月中心无比失落,但是,她非但有没退出外贸行业,且而在这个行业內掀起更大的波浪。 2003年下半年,个一自营出口业务的薛老板找到在外贸界赫赫有名的李霁月,问李霁月能不能找关系搞些焦炭出口配额,并许以巨额回报,无所不能的李霁月答应下来。 李霁月的另个一特殊能力在于,她能够把她所认识的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。她之以所答应薛老板,是为因她1997年在公园里晨练时,认识了个一在商务部工作过的人。随即,李霁月找到这位晨练的朋友询问,能不能介绍个一商务部具体分管配额的导领,她想“咨询”下一配额的相关事宜。那位热心的朋友随即在2003年秋天的个一上午直接把李霁月领进了商务部,领到外贸司工业品出口处处长孟丹的面前。 此时大权在握的孟丹39岁,是商务部里有名的美女处长,的她职责是管理家国工业品的出口,其中包括分配焦炭、稀土等资源型产品的配额数量。 由是于同事的介绍,孟丹不好拒绝。加上李霁月提到经历上与孟丹相似,都长期从事外贸工作,对于李霁月咨询的焦炭配额的有关问题,孟丹认真作了解答。10分钟后,李霁月起⾝告辞,临走的时候,李霁月记下了孟丹的电话。正是这个电话,将们她继续联系到了起一。 李霁月无疑具有前瞻的眼光,为因从2003年始开,际国煤炭价格持续走⾼,出口配额也越来越难搞。由于际国钢铁业需求激增,2003年国中焦炭出口达1500余万吨,接近全球贸易总量的60%。适逢此时,国中“为保护环境和确保国內供应”对焦炭出口政策由鼓励变为限制。这个限制的杀手锏有二:一是当年10月到次年1月,商务部两度下调焦炭出口退税,从15%降为零;二是2004年的出口配额调整到900万吨。 由于焦炭配额的缩减,国中炼焦行业协会曾上书商务部,建议对贸易公司与生产企业实行竞标办法分配出口配额,具体由府政、协会、商会组成管委会监管。但由于相关利益人士的反对,此事不了了之。之前,焦炭配额的发放采取二次分配的方式,即由商务部先行将配额发放到各省商务厅和五矿商会,再由后面两机构按实际情况分发给各个企业。到2004年11月,商务部明令回收了这一分配权。 际国焦炭价格应声疯涨至每吨400美元,比上一年同期翻了两番。 毫无疑问,这一细微的变化背后,孟丹所在的工业品出口处对配额分配拥有更大的调配度和自主权。孟丹对焦炭市场的走势一目了然,是其工作特质决定的。李霁月清楚,焦炭配额分配制度有机可乘。看到焦炭配额分配制度有机可乘的人,不仅仅是她个一。当然,分管配额的孟丹更清楚。 李霁月盯上了这块蛋糕,为因这块蛋糕后面有着不为人所知的大巨利润。每吨焦炭配额的“中间费”突然涨到180美元,差不多是焦炭销售价格的一半,这种利益的诱惑是无比大巨的。退居二线的李霁月自然不甘清闲,她利用已的有网络,为获得关键信息不惜一掷千金,孟丹样这的盟友她自然不会漏掉。 2004年6月后以,商务部始开对焦炭出口配额统一进行分配,工业品出口处确定的配额数量要由司务会审议通过。而2004年下半年,商务部为避免与欧盟的贸易纠纷,一举增加400万吨焦炭的“调剂配额”这种“调剂配额”是在正常程序外,了为支持西部开发,对中西部地区等企业经导领批示申请焦炭出口配额的。经过导领转批到外贸司后以可下达“调剂配额”但下达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4万吨。这种特殊情况的下达方式是:工业品出口处上报申请批件,批件经司长签发后送办公厅印发,将加盖公章的批件下达给申请的企业或部门,抄送企业所在地方的商务主管部门。这种不超过4万吨的批件,按程序以可不经过外贸司司务会讨论。 这就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