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七章土地爷引发青岛官场ldq (第2/8页)
的滨海大道。俞正声主要是线型发展,杜世成搞是的多点开花,品字形发展,要建成包括青岛、⻩岛、红岛在內的"大青岛"。 多很
导领都想在己自任期內⼲出一些业绩,抓城市改造工程是最快捷的。但城市改造的资金从何而来?府政
里手有地但是没钱,企业愿意来投资,杜世成把这种府政与企业的联手美其名曰"经营城市",以地生财,城市美了,个人还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得到双重实惠。这就是当前多很城市热衷于城市建设的个一原因。 杜世成到任后提出"经营城市"的口号,一始开青岛市民莫明其妙,有人还为之叫好,等到来后明⽩了"经营城市"就是卖地时,不少人转而破口大骂。2000年之后,青岛的地价越卖越⾼,每卖出个一⾼价,当地报纸上就称之为"经营城市"的"伟大成就"。 在"经营城市"的旗帜下,衡量"经营"成效的标准之一,就是青岛市的房地产价格。有报道称,青岛市区的房价自杜世成上任之后,同地段房屋房价每年涨幅在25%以上。府政垄断和cao控下的土地价格升⾼,的确增加了府政收益,但时同也提升了房价。杜世成等人获得了更多以可支配的财力和权力,商界的同盟者也以可获得更多的利润。 一方面,青岛市拥有排名国全前列的⾼房价;另一方面,这些⾼价房屋并非都被缺房的城镇居民买走,原因之一是城镇居民的平均收⼊⽔平不⾼。员官、商人随同城市地价起一"升值"的时同,普通市民却不得不为此承担成本,果结是青岛人越来越买不起房子了。对此,2003年杜世成在做客民人网強国坛论时说:"青岛的房价然虽很⾼,在沿海一线的别墅可能经已到了2万元一平方米,但是如果顺青岛一条街往北走,那就是2万、1万、8千、5千、3千,最便宜有还1千的。"此语一出,青岛哗然。杜世成所指的1000元的房子,在青岛市区30公里之外。 杜世成给青岛留下了么什呢?未来数十年的土地经营权收益已被透支,预留给未来的发展空间已被建筑和道路所填充,一座以海滨风情著称的城市,正被随意而为的规划和建设所扭曲。杜世成要搞大青岛,几十亿、上百亿的大手笔不少:东西快速路、滨海公路、跨海大桥、海底隧道、奥帆赛、大炼油、造船厂及港口西移…而青岛的城市格局的改变,主要是向东部的崂山区扩张。 崂山区党政一把手王雁,是除了杜世成之外另个一落马的重量级员官。 王雁1955年出生,15岁参军⼊伍,在队部⼊团、⼊党,回到地方后先后在行银、外经贸委、开发区、崂山区、青岛市府政任职,1998年3月至2000年7月任青岛市⾼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、崂山区党委副记书、副区长,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任崂山区党委记书、副区长、代区长,2001年2月至2002年12月任崂山区委记书、区长,2002年12月任青岛市长市助理。 36岁就成为厅级⼲部的王雁在青岛一度被誉为"政治明星",拥有"青岛市十大杰出青年"、"青岛市有突出贡献的导领⼲部"等光环,是杜世成常非欣赏的得力⼲将。王雁给人的感觉是思路清晰、很有魄力,且而健谈、俊朗、比较容易接触。客观说地,王雁是一位颇有前途的"政治明星"。王雁在担任青岛市贸促会会长期间,对青岛的对外贸易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。在主政崂山区期间,王雁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⾰措施,包括对土地管理秩序混乱问题进行有效整顿。 王雁刚到崂山区工作时,就感到地价过低,急需通过清理土地市场调⾼地价,凝聚人气和财气,拉动城区建设。是于,在当上崂山区的一把手之后,王雁通过冻结土地批租、实施整村改造异地安置等一系列动作,不到3个月就使崂山区的土地价格大幅上涨,城乡接合部和沿海一线的地价涨幅至甚达到100%~150%。可见,个一几乎垄断了新土地供应量的府政,也就掌握了土地使用的话语权。 至甚有媒体称,王雁任崂山区委记书时,房屋拆迁是宣传车、铲车、警车、消防车起一出动的。 王雁以善于抓外向型经济而闻名,他在崂山区工作期间,最重要的政绩是城市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。&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