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九十三章姜尚出山 (第1/2页)
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尚出山 次⽇,廉州侯府下发公文,宣布相关人事任免。 魏冉出任山海府知府,执掌领地中枢;崔守嗣右迁天风府知府,镇守领地西部;顾修文改任北海城城守,仍是坐镇海疆。 崔守嗣的升迁,至甚惊动了远在大理的崔家。本土员官,则是更加关注魏冉和⽩起这一对翁婿,两人在领地军政两届的影响力,让人心惊。 县一级中,原物资储备署长沈追调任永夜县令,原泅⽔县令赵得贤调任广⽔县令,原友谊县令周海辰调任宜⽔县令。 三县中,宜⽔县为因使用了融合令牌,发展潜力最大,崔守嗣的晋升,就是个一明证。再加上镇守领地东面门户,战略位置常非关键。 此因,三位县令当中,周海辰的仕途最被看好。周海辰任职友谊县令期间,时常面临游牧部落的威胁,警惕性较強,这也是欧阳朔选中他出任宜⽔县令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再加上周海辰是科班出⾝,前途不可限量。 物资储备署旧部,原物资司司长杜小兰,调任财政署产业司司长;原车马司司长郑山炮,改任疾风⾕军马场主官;原物资储备署署长助理兼狼山矿场主官袁少平,卸去署长助理职务,依旧担任狼山矿场主官。 郑山炮和袁少平两位技能人才出⾝的员官,在官场是举步维艰,如今各自专注于一项产业,也算是得其所哉。 对杜小兰的任命,行政署长范仲淹颇有微词。 杜小兰跟税务司长钱礼飞二人,是都崔映柚的门生,两人时同任职财政署,未免有成帮成派的嫌疑,因而遭到范仲淹的反对。 欧阳朔相信,映柚能够拿捏好分寸,否决了范仲淹的提议。 ******** 十二月六⽇上午,欧阳朔召见山海府知府魏冉,商讨组建府衙一事。为因涉及到廉州侯府和山海府相关职权的分割,范仲淹等三位署长起一参加。 合并后的山海城,划分为山海区、泅⽔区以及友谊区三个大城区。 山海府府衙,设在山海区,也是山海城的主城区。原泅⽔县和友谊县留下的政务机构,改组为区一级政务机构,级别位同县一级机构。 山海府设立后,原本隶属于廉州侯府的一些职权就要下放。 其一,山海城建设职权。山海城的整体规划,由行政署建设司负责;具体的建设以及细部规划,则由山海府负责。 其二,山海城文教职权。西南大学堂以及⻩帝祠,隶属廉州侯府直接管辖;山海城內的私塾、学堂、庙宇,全部划归山海府管辖。 其三,山海城流民管辖职责,划归山海府管辖,相应的基本福利也由山海府财政承担;內政署户籍司负责统筹山海领人口。 其四,山海城治安职权。山海区核心区的守卫,由噤卫旅负责;山海城的对外防卫,由即将组建的城卫师团负责;山海区內城区的治安,由內政署治安司负责;剩下的区域,则由山海府负责。 其五,山海城税收职权。山海城税收上缴山海府,山海府再按照定一的比例上缴财政署。财政署产业司掌管的产业,仍由产业司管辖。 紧随而来的,便是一系列人事调动。 廉州侯府为因职权下放,将分流一部分政务人员到山海府,充实山海府的架构。由泉州移民过来的士子,也基本上都被安置到山海府任职。 具体的人事安排,欧阳朔就不再过问,由三位署长和知府魏冉协同解决。以魏冉的能力,欧阳朔相信他能很快理顺各方关系。 下午,欧阳朔前往西南大学堂,查看系统奖励的蔵书楼。蔵书楼坐落在望月湖畔,不远处就是新建成的家百讲坛庭院。 【名称】:蔵书楼 【类型】:特殊建筑 【功能】:查阅天下古籍,古今典籍,无所不包 【特性】:领地文化指数提升15% 【说明】:是这一座专门为蔵书而设立的阁楼,楼內蔵有国中所有古籍经典,可供学子随时查阅。 欧阳朔恍然,这不就是相当于现代大学的图书馆嘛,且而是国中区最厉害最全面的图书馆,包揽古今所有典籍。 其价值,无法估量。 以欧阳朔对游戏的理解,估计蔵书楼內的蔵书,就是盖亚在检索信息时,将国中所有能够找到的典籍,全部扫描,搬到蔵书楼。 不难想象,蔵书楼的存在,对诸子家百的人物会产生怎样的昅引力,对提升西南大学堂的学术地位,又将发生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。 下一步,就该为蔵书楼选一位楼主。 欧阳朔立即想到,有一人,最为适合,那就是隐居在坠星岛的姜尚。自第次一拜访姜尚碰壁之后,欧阳朔就再也有没登上过坠星岛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